互联网晚会“降维打击”综艺晚会?

来源:互联网 作者:大鱼 时间:2022-02-22
互联网晚会“降维打击”综艺晚会? 前天元宵佳节,B站元宵晚会“上元千灯会”最后一幕,是孔明灯冉冉升起在城市上空。观看直播的网友们随即在弹幕里许愿,有人希望家庭和美,

  互联网晚会“降维打击”综艺晚会?

  前天元宵佳节,B站元宵晚会“上元千灯会”最后一幕,是孔明灯冉冉升起在城市上空。观看直播的网友们随即在弹幕里许愿,有人希望家庭和美,有人祈愿身体健康,还有人留下“研究生成功考上”的心愿。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元宵节观灯赏月、放灯许愿曾是古人的过节方式,如今从城市安全角度出发,要举办这些活动难度很大,但互联网让这样的祈福仪式隔空再现。

  通过数字交互技术,网络平台举办的各类晚会正不断推陈出新。去年,爱奇艺“尖叫之夜”一边进行节目,一边直播明星们在后台聊天、打麻将、吃火锅;今年B站跨年晚会上,干脆分裂出“平行时空”,不同的观众看到节目的呈现完全不同,还能通过弹幕“穿越”对话。

  这样的创新,究竟如何看待?走访了多位观众。在不少人看来,这样的模式通过技术突破了视晚会已趋于固化的模式,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但也有人认为形式始终不能大于内容,“节目质量始终是最重要的。”

  “沉浸感”还是“观赏性”?

  与观众熟悉的由主持人串场的晚会不同,前晚B站这台“上元千灯会”未设主持人,整台晚会却设计了“剧情”,由人物“灯灵儿”带着“莲宝”寻找鳌山为线索,穿行于古代上元节夜市,经历“华灯锦绣”“灯宵相会”“观灯踏歌”“秉灯入梦”“提灯观戏”“鳌山点灯”六个环节,在集市穿梭之中,将猜灯谜、走桥、孝义木偶、滚元宵叫卖等节日民俗融入“剧情”,就连节目也融入其中:王珮瑜一袭白衣,在集市中且歌且行,邂逅共同表演的阿兰,表演戏曲唱段融合流行乐的《燕归巢》,贯穿整场晚会的主角就在街上与他们擦肩而过。

  “整场晚会因为剧情编排,让人有置身其中的感觉。”从事商业展览策划运营的刘旭雯非常喜欢这样的剧情模式带来的“沉浸感”,在她看来,传统晚会中表演者和观众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主持人串场强化了这样的“差别”。但在“上元千灯会”中,观众代入主角视角,成为古代集市中的一员,体验民俗文化,邂逅表演嘉宾,观赏戏台演出:“现在都在说元宇宙,元宇宙里的节日晚会应该就是这样的。”

  不过,也有观众批评这样的形式“拖沓冗长”。“把影视剧的手法运用在晚会里其实并不新鲜,央视上世纪80年代就做过‘西游记春晚’。”B站资深用户“屠美”从事文化传播工作十余年,在她看来“交代剧情前因后果需要额外时间,分散了对节目本身的关注度,而且不是所有节目都能融入剧情,但观众关注的还是节目本身的品质。比如今年B站跨年晚会,最出圈的还是后来登上春晚的舞蹈《只此青绿》。”她建议,如果非要在晚会里融入剧情,不如像“西游记春晚”那样做成“IP联动”形式,热门影视剧角色“番外篇”或许更能吸引观众。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