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预防先行 提供全科医疗服务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28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据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我国或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面对老龄化挑战,2月25日,北京大学疫苗相关重要议题的战略传播项目举办“预防先行——实践健康

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据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我国或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面对老龄化挑战,2月25日,北京大学疫苗相关重要议题的战略传播项目举办“预防先行——实践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之举”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进行分享。与会专家认为,应对老龄化趋势,预防先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面对老龄化威胁,与会专家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科医学发展、提高疫苗接种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给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政策:实施健康老龄化势在必行

在会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认为,人口老龄化直接带来财政压力,以及抚养压力,也就是照料老年人的压力。“面对双重挑战,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之道。”

为推动健康老龄化工作,国家卫健委专门印发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明确了要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赵耀辉提出了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在她领衔国内外30位专家共同完成的《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认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因素包括儿童期健康、健康行为、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提升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可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中包括预防、健康改善和治疗、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照护等。

评价:加强监测与评估 支撑健康老龄化政策落地

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措施有效与否,需要评估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从公共卫生角度分享了支撑健康老龄化行动的效果评价体系。

杨功焕认为,公共卫生体系在促进健康老龄化方面,不仅承担面向老龄人群提供有效服务、建立长期照护系统、创建关爱老年人环境的任务,还包括提高监测及认知水平。具体来说,要对影响老龄健康的传染病、各种慢性疾病及伤害、社区健康干预、老年健康状态等数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并通过评估来分析监测数据。杨功焕强调,监测要将信息反馈和干预、计划关联起来,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