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对“加强专职科普队伍建设”的要求,满足新时代科普工作创新升级对科普人员素质的需要,全面推动科普专兼职人员能力提升,2月23日至26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主办,天津市科协、北京市科协、河北省科协、辽宁省科协协办,天津市科技工作者服务中心等单位承办的东部地区基层科普人员培训班在津举办。 四年多来,天津市形成了“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格局,全域科普正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助推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天津现象”。 本次培训邀请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朱洪启、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普中国平台运营总监田金凤、北京市育才学校高级教师陈宏程等12位科普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培训充分考虑基层科普人员需求,精心安排培训课程和师资,采取专题辅导、经验交流、分组讨论、现场教学等形式,内容涵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点解读、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天津经验案例、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新媒体科普传播、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与活动、地市(区)级特色科普工作案例分享、学会特色科普工作案例分享、“民办非企业单位”科普活动实践、科普思政研究与实践、科普全媒体融合和科技场馆建设与运营现场教学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会场上,学员们利用难得的学习培训机会,在课堂上与老师积极互动、虚心求教,在调研中与专家深入交流、学习借鉴。学员表示,对开展基层科普与服务工作有了新认识,加上此次培训科普技能形式多样,让大家听出了“看剧”的感觉,这种培训多多益善。 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庞晓东指出,科普工作者能力的提高,是科普能力建设的基础。本次东部地区基层科普人员培训,着眼发挥科学普及在政治引领中的独特作用,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探索新时代科普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为参训人员提升科普能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卢双盈表示,本次培训不仅为参训者搭建了碰撞思想、互鉴交流的学习平台,也为京津冀辽科协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搭建了桥梁。 |